《河南教育》刊发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文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科技大学》

发布日期:2023-02-01    浏览次数:

编者按:日前,《河南教育》(高等教育)杂志2022年第12期刊发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教授文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科技大学》,文章从“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加快建设一流应用科技大学”、“强化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黄河科技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将深入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民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文章刊发后,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学强国平台、中华网、顶端新闻、网易河南、河南教育宣传网等媒体迅速转载,引发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科技大学

‖ 杨雪梅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前进动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黄河科技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将深入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民办高等教育。

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新时代十年成就非凡,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字字千钧,激荡人心,让人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浑身充满了干劲、闯劲和拼劲。

党的二十大召开当天,黄河科技学院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广大干部师生观看大会开幕式盛况,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连日来,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活动,通过学研讨、专家解读、宣传宣讲、思政教学、课程思政等,以线上+线下、集中+自学、学+活动等形式掀起了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高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被省教育厅官微、河南电视台、“河南高教”微信公众号、“学强国”学台多次报道。

坚持党建引领,加快建设一流应用科技大学

近年,黄河科技学院锚定一流应用科技大学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校入选首批全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等。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建校初期就积极寻求建立党的组织,创办人胡大白“十年找党”的故事传为佳话。在探索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工作机制,创建了“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政模式,创立了“以党校和校卫队为抓手,积极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组织格局。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思政工作队伍,坚守思政课堂主阵地,形成了思政工作合力。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坚持对接企业、衔接行业、链接产业的思路,推进专业集群化、课程融通化、队伍双师化、实践联动化、平台产业化,较好破解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难题。一是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学校主动对接河南战略支柱产业,围绕产业链、需求链布局创新链、专业链,与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建6个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在全省率先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建成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特色、品牌专业 35个;建设8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高校重点建设的产业学院,学校获评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二是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构建校企、校协、校院、校政“四联互动”,资源利用、培养规格、育人标准、育人内容、师资建设“五融共通”的“四联五融”育人模式,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创”一体化。受省教育厅委托,建成河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基础+实践+应用”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发起成立河南省外语类专业产教融合创新联盟,惠及外语类专业1万多名学生。全面实施导师制,入选河南省首批学分制管理示范高校、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高校等。三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将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要素,创新课堂+企业+园区“三元合力”人才培养路径,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双创”理念和理论知识的培养, 园区实践让学生进入“全链条”亲历实践训练,校企合作通过引企入园、共建实体、联合研发等方式,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3银7铜。培养了河南省创新创业十大标兵、“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入选者等一批先进典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

学校先后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首批全国众创空间、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教育部举办的颁奖会上作为全国4所典型高校之一发言。国务院“双创”专题督查调研组、国家创新创业专题调研组、国务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专题督查组先后到校调研,均给予高度评价,新华社发通稿报道,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次报道。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努力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抢占技术变革“制高点”,跑出创新驱动“加速度”。一是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智力推动创新发展。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50余人;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科技部备案科技企业导师、河南省大众创业导师等260余人。入选“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9项,获政府引导扶持资金1800万元。引进近百位艺术设计大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引进杰出校友、企业家、投资人、行业精英等340多人,通过“创业1+1工程”对学生进行对口指导帮扶。二是产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294项;在校生创办企业 197家;连续4年在河南省高校专利授权量中名列第二,入选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十快高校”。三是孵化了一批明星产品。16个研发中心孵化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国“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人造卫星、新型战机等提供器件,多次受到国家嘉奖;公司产品销往清华、北大、中科院等40多家单位。四是建成了一批新型智库。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荣获2019年CTTI来源智库年度精品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同时入选的仅有 7 家);发起成立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被推选为理事长单位;联合完成的研究报告得到省委书记楼阳生等省领导的批示。

强化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高地建设

下一步,学校将心怀“国之大者”,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把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更加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为导向,实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程、硕士单位建设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科技创新和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程等“十大工程”;坚持创新发展、内涵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持续推进校企联盟、校协联姻、校院联合、校政联动,利用教育集团、科技集团吸引人才的互补优势,不断加大引进海内外科研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工程技术骨干的力度;以学生为中心,推进现代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拓展学校+企业+园区“三元合力” 人才培养路径,精准对接地方产业,打通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全力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科技大学,努力当好中原崛起的“人才库”、产业升级的“动力源”、党和政府的“智囊团”,为民族复兴、中原出彩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走好新时代民办教育赶考之路。

作者系黄河科技学院校长。原文刊载于《河南教育》(高等教育)杂志2022年第12期。


上一篇
下一篇